日本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1,清理右翼势力 战后,日本保守势力一直存在并逐渐发展壮大。它们以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军国主义复活为口号,将矛头指向宪法第九条款即所谓的“核武器拒纳条款”,企图改变目前日本的和平主义取向,使军队合法化乃至军备扩张,右翼思想由此在日本不断滋长。 2015年 6月,在首相安倍晋三的指使下,日本防卫部门秘密修改了《防卫装备品发展方针》,明确写入发展“攻击型武器”。
11月份,日本政府又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声称要突破战后体制,建立“正常国家”,并首次公开提出要把自卫队打造成“具有打击能力的军事力量”。 在日本政局中,自民党历来是右倾势力的大本营。如今该党的旗帜已经倒向安保势力一侧。在18日选举中的胜利让这一态势得以强化。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补选中产生的新垣正俊、松野博一和古屋圭司等三位议员都是前自民党干事长(相当于国民党中的党主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代表保守势力的意见。
从历史来看,新垣正俊等人都是二战时日本陆军军官,对军事扩张和右倾思想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二代政客,安倍的家族向来与右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补选的胜选对安倍继续推进政治右倾和安保扩张将产生重要影响。
2,修改和平宪法 第九条第一项所称的“永远放弃战争、侵略和其他暴力手段”;第二条所规定的领土范围仅限于“本国国土”。 此外还要撤销关于集体安全保障的条款以及有关核裁军的条款。
3,组建所谓专属经济区委员会 所谓“专属经济区委员会”将会负责审查日本是否拥有海洋资源的权利,包括海底的矿物资源、海床上的可燃冰等。如果认定日本享有相关权利,该委员会将支持日本在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勘探活动。 日本海域的专属的经济区面积约为300余万平方公里。除了东北亚邻国外,美国也在密切关注着日本这一举动,因为美国的第一大外来进口石油来源地就是来自日本周边海域。
4,制定新的外交和安全战略 主要目的是解决一个世纪以来的 “领土问题”,尤其是南千岛群岛(俄罗斯称北方四岛)归属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