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排名第一的中学是哪个?
这问题挺难答,因为“第一”的定义对于不同人来说是有不同答案的。 如果就高考录取率来说的话,能考进那些叫得上名的私立名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英学校”)的学生,可以说都是智商高、勤奋好学且家庭富裕的,那么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往往较高。 然而如果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人选择了读公立中学而不是私立名校,则这个人的未来在社会经济上可能反而比其他人更高。 因为在澳大利亚所有州府城市和大部分非州府城市的公立中校里,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考上大名鼎鼎的“八大学府”,而这八所大学基本上可以把所有专业的本硕学位都给拿下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八所大学的排行榜上,除了墨尔本大学以外,其他七所的排名都相当靠前——墨大虽然排名靠后,但是在各个专业里的排名都比其他几个要高许多。
所以如果从将来学生考取名牌大学的可能性来看,有些公立中学甚至比一些私立学校还要好。 而如果你问的是“最适合学生的学校”而非“最容易考进的大学”,那选择就更多了。 这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人生而平等”or“人生而不平等”? 假如你认为人生而平等,那么最好的学校就是离你家最近的那一所,因为不论其生源如何,只要你肯努力学习,那里的老师就会给你最大程度的帮助,让你实现你的最大可能性;反之亦然,如果你在离你家最远的一所学校,只要你有努力的决心,学校也会尽它所能帮助你达成目标。 然而现实情况肯定是没有这么完美的,毕竟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好的学校总归会有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
对于一个渴望进步的学生而言,这种资源与机会的有限性就像是一个魔咒,你越是渴望得到它就越得不到,于是这种无法如愿的期待就会变成一种焦虑,而这种焦虑会反过来又阻碍你前进的脚步。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奋斗来消弭这种由资源分配造成的差距,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由于出身等因素,他们天生就在这个竞争环境中取得了先手优势,即使你通过努力奋斗也可能追赶上他,但他却可以走得更远。 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有那种“人生而不平等”的感觉了?! 所以这个问题真的是个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