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排屋热吗?
2013年买了第一套,当时对土地特别没有概念,觉得有地很好玩,就花18万新币(90万人民币)买了一个57平米的地块。 房子是在一个即将开发的住宅区里,距离市中心大约16公里,周围是农地和垃圾堆(现在盖起了高楼,还有一个大型公园和游泳池,很漂亮)。因为还没有开发,所以交通不太方便,坐公交要转车,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亲自动手翻地、打桩、建地面,请建筑工来搭建。因为是自住,所以在预算内,尽量做得舒适:双层地板、隔热玻璃、空调、中央冷热水、电动窗帘等等全都配有;屋顶做了太阳能板;每个卧室都有阳台;客厅非常宽敞,因为有一整面墙都是落地窗。因为当初对房屋的结构没有太深入研究,又希望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房子造得有点与众不同:外墙做了内墙,把整个屋子包起来,只有窗户和门槛才是外墙。从外面看,是一个封闭的房子,只有从室内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
虽然请了建筑师设计,也做了施工图,但是施工过程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当地不允许挖地基,我们的地基比规定的深度多挖了3米!后来花了将近十万新币才搞定各项审批。 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后来我又购买了第二个土地,也是亲自设计建房,不过这次请了一家公司来做整体规划,房屋结构等。
目前这个区域房价已经上升了很多,附近又有地铁通过,生活便利,我这套房子的租金保持在5000新币左右每月。如果出售的话,大概可以卖260万新币,折合成人民币1300万左右。
第二套房子更豪华一点,占地面积1000平米,户型的设计更加有趣一些。
排屋是新加坡一种常见的楼房形式。多为三层,有些带有地下室或阁楼。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每层约300平方米,内分150平方米的住宅和70平方米的店屋。屋外有50、60平方米的花园、草坪和车库。1959年起新加坡实行“居者有其屋”工程。政府廉价出售、出租和批租土地,由政府、私人机构、合作社分别建造组屋、私人住宅和合作社住宅。新加坡政府对房屋实行住房公积金、房屋贷款、房屋津贴制度和建屋、还屋政策。住房建设是新加坡政府的优先发展项目。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建普通收入阶层服务的“组屋”。“组屋”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购物方便,有健身娱乐场所和学校。房价、月租和维修费都较低,有公积金和购房优惠利率者可购买。
新加坡排屋是不会热的,因为新加坡排屋都带有智能系统,冬暖夏凉。
新加坡排屋是普遍采用的建房形式。为防范台风威胁,排屋在设计上更注重底层的牢固性,而居住层往往做成悬挑结构,形成架空空间。排屋通常为三开间,二三层或三层二层,一般设有宽敞的厅堂、庭院和阁楼,室内空间十分宽敞,采光通风良好。排屋外观多为岭南形式。由于排屋地皮面积普遍较小,因此往往要求建造两层或三层,既满足使用者对大空间的追求,亦可缓解紧张的土地压力。而由于地皮较狭小,如采用传统砌体结构,往往因开间较小而使建筑内部空间显得窄小压抑,造成立面开窗零碎,同时建筑的层高难以达到满足高空间要求,从而整体上给建筑使用者造成较大不便。因此,排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一套科学方法论。排屋的设计,一定要注重色彩和空间上的设计,在外墙颜色上可以选择跳跃的颜色来让房子更吸引人,也可以选择纯色系使房子更简洁大气,同时利用颜色来布置区域空间,使空间布局更加实用、更加宽敞、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