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葡萄牙的关系怎么样?
在亚洲,中葡关系是数一数二的。 首先从地理上,中国与葡萄牙隔着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相望,再往东南走就是印尼,两国相距甚远,历史上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海上帝国,因此海权对两国的政治文化影响都不大(相比欧西各国),不存在什么海洋霸主抢占地盘的问题;
其次从历史上来,15世纪到17世纪初正是西方入侵东南亚的时期,但此时的葡萄牙已显强弩之末的乏力,无法继续推进其殖民步伐,与中国打交道更多的是贸易往来;而明朝则是个重农抑商,坚持闭关锁国,不发展与西方关系的政策,所以尽管明朝中有倭患、海禁、下西洋等事件,但总的来说中葡往来还是不多的,明太祖甚至还因为葡萄牙没有国王,将其称为“夷狄”,加以排斥。
直到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后,由于马尼拉是中国与东南亚联系的枢纽,为了封锁西班牙入侵者,中国才不得不与葡萄牙开始直接接触谈判,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联系——这也是欧洲国家与中国官方接触的开始。 不过此时距离工业革命爆发还有很久,双方实力都很弱,矛盾也不多,于是就有了后来中葡《友好条约》的签订,以及后续澳门赌牌的纠纷等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内百废待兴,加上中美之间的蜜月期(援助越南抗法抗美),所以中葡关系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而直至7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转机——一方面是因为三哥在中印边境不断挑战新中国的底线,另一方面则是葡萄牙本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军政府控制力不足,内外矛盾加剧,于是终于有了98年两国总理的互访,以及其后中国在非洲一展抱负的表现。
时至今日,虽然中葡缺乏历史渊源,又隔着千山万水,但是作为两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双方都致力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任何历史恩怨,更没有现实的利益纠葛,因此双边关系始终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而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也颇有成效。比如2013年的“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中,中葡双方就开展了超过四十场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包括武术、京剧等),使得中国文化更深入地融入了葡萄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