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本科排名有用吗?
首先,我们一般评价大学(本科)一般从两个视角来评估,一个是横向比较(同行对比),就是同一时期在同一地域内设立的院校进行比较;另一个是纵向比较(自身发展),即该校以往的历史业绩(包括毕业生质量、科研水平等)与其目前状况(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的对比。 对于“双一流”建设大学,我们通常采用前一种方法,因为“双一流”是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标准的,为了建设这个学校也是斥巨资的,所以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即使个别专业有不足之处,整体实力还是可以找到同类中上水平的学科进行对标。而对于其他很多大学,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后一种评价体系——看这所学校的过去,特别是看他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什么地位,以此来反推今天这所学校应该有的位置。
我读过一本书,郑也夫先生所著《大学之路》,里面有详细论述,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大学排名有很多弊病,不够科学,他建议借鉴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也就是主要看大学的学术实力(包括师资、教学、科研三方面),当然他也提出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如何执行这一标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客观的方法,也可以作为我们评价高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不过,我并不认为一个排名能够说明所有问题。就像很多人说的,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的学校。衡量大学也是如此,既要看到大学的硬实力(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也要看他的软环境(校友资源、文化传统等),更要审视自己的需求——你是想往学术道路上走,还是希望毕业后就业能更容易一点。毕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诉求,同一个学校对不同人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