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去哪个城市?
作为一个在四大做过实习,现在从事行业研究,同时也在做职业规划咨询的“四有新人”(四大也有我功劳),我其实非常能理解题主现在的困惑和心情。 所以先给答案:金融专硕毕业,想进Top投行、顶级公募/私募的机会不大;想要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最靠谱的办法还是跨专业考研,转码或者转医。
一、金融行业就业现状 说之前先放一组2021毕业生的金融就业数据吧(来源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确实是不太好看。但金融行业算是就业率比较高的了,高达97%! 要知道在三年以前,金工专业的就业率可是高得吓人,达到约100%! 当然这三年的疫情也确实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很多准备留学的人也因为疫情而放弃出国,这也使得国内研究生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但是我们再看看2021年清北毕业生的金融就业情况,就会发现一种难以解释的现象: 为什么同样是名校光环、同样是在最优秀的大学读金融,有的人就能进顶级投行、顶级公募/私募,而有的人就只能去做保险、券商行研甚至去卷公务员? 为什么同样都是复旦毕业的,有人就能进汇添富这样市值百亿的头部基金公司,有人却只能进银行做管培?这真的只是运气问题吗?
二、职业规划建议 对于这个疑惑,我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虽然清北的学生也占整个国家优秀人才的百分之几,但是作为个人来讲,能够考上清北说明已经处于全国前列,接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被甩在了身后。 当一个人生命中90%的资源都能得到保证的时候,剩下的10%就很难得到了。这时候就需要做出抉择了:你要继续卷金融,拼那不到10%的概率,去争取那个千分之一的offer;还是要换一种思路,去重新拼那60%的概率去争取好的工作? 我认为大多数人是不会坚持自己天生我才难自弃的想法的,尤其是在看到同学校友纷纷顺利签约的时候。
所以我说,如果你想进入金融行业的顶尖梯队,你的本科学校大概率已经是985了,那么硕士再读一次金工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资源足够你用到读研;但如果你本科不是985,那么建议你跨考。 现在已经4月了,如果你打算考研,建议你换一条路子,考434国际商务或者396经济类联考,相对而言难度会小一点,而且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做商业分析、战略咨询等相关工作。
关于职业的选择,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顾虑,欢迎和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