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深圳还是广东?
这个问题有意思,跟我当年纠结的问题一样一样的。。。 我毕业那年刚好广联达在清华软院的校招,给我发了offer,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广联达是干什么的,就凭着一个“软”字认为是个做软件的公司就答应了,毕竟清华大学软院的毕业生嘛,肯定做软件开发啦! 后来签了三方进了公司才知道,我擦,原来是做硬件的!!! 当时正赶上3G开始兴起的年代,我们领导跟我说我们公司的志向是成为国内最大的3G物联网卡制造商(就是那个sim卡在芯片里面带一些数据,插到读卡器就可以识别出终端的各种参数,比如设备型号,硬件版本号什么的),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那时候我对深圳的感情还很复杂,因为高中在清华附中上,大学在北京,对深圳的印象就是关外,破破烂烂的城中村和工厂,还经常有抢劫的,贼多。但一想到可以离乡别井出去闯荡一番,也有点激动,于是就跟公司签了大宇计划,准备过两年来深圳建设深圳。 大宇计划的协议里写明,试用期月薪5000(税前),转正6000(税前),有年终奖,节假日发购物券,每年两次调薪机会等等。。。 在2012年那次工资调整的时候,我从技术工程师升到了研发经理,月薪涨了3000,到了8000(税前),感觉跟做梦似的,当时真的挺高兴的,毕竟作为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的,能找到这样一个工作真的很满意了。
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职位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纯粹的就是负责管理几个工程师,而我的专业也不是做嵌入式或者通信方面的,很多基础概念都不知道,经常被人问住,感觉自己像傻子一样什么都听不懂,这种挫败感还是蛮强的。 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在深圳打拼了多年的清华校友,他毕业后进了一家外企做芯片,一个月1万多美元(那时美国刚加息,美元很强势),不过没几年就被裁了,后来进入一个国企,年薪20多万,但在深圳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子,生活似乎安稳了下来。
有一次和他喝得醉醺醺的时候,他跟我说,老赵啊,你要是想出国那就赶紧出来,你还有年轻的机会,要是等我这样30多岁再想出来,就晚了。。。 第二天酒醒后他想起来后怕,生怕我生气,不停地打电话道歉,我说没关系,其实我内心也挺波澜起伏的,毕竟谁不想出国留学啊,可是我爸妈已经在这里了,他们岁数大了,我妹妹又正在上大学,需要钱的地方很多。
那天我跟他聊了很多,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未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说了一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在高速路上飙车,只要你健康地跑着,哪怕慢一点,总会到达终点的。。。 后来我辞职了,离开了广联达,去了另一家互联网公司,也离开了北京,去上海发展,至于为什么不是出国而是去上海,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想成为中国首富,虽然我知道这个梦想很可笑,但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也许有一天我真的能成为首富呢,那我不是可以实现移民美国的目标了吗?呵呵呵。。。。。。
现在我在上海工作定居,有了自己的家庭,虽然有时候也会想起以前在广联达的日子,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那些孤身在外面的同事总是会聚一下,聊聊过去,聊聊未来,那种情愫还是很复杂的,因为那是青春的记忆呀,可叹岁月如梭、光阴不再,虽未白头,但青春已逝,只剩下回忆里那一抹青葱的岁月还在眼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