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什么专业好就业?
1.从历史背景来看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我国处于“向科学进军”的时代,大量研究生被输送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工作,这一阶段的博士被称为“学术型博士”;从198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在职申请博士学位制度,申请人需参加并通过全国统考,经招生单位审核同意后,可获准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这一阶段的博士被称之为“在职博士”。两者均属于学术学位(简称“学博”)。
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满足行业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经原国家教委批准,部分院校开始试办“工程博士学位”,但此项试点一直未得到广泛开展。直至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调整完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强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指导,逐步扩大培养规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支撑”,工程博士学位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迎来发展的春天。工程博士学位(以下简称“工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2.从授予学位的学科代码来看 在我国现今的学位体系中,一级学科分为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0个门类,每个门类下分别设置若干一级学科,而所有的一级学科又由诸多二级学科构成。其中,工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共有469项,是开设工博最多的一个学科门类。
3.从就读形式来看 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形式主要分为两类,即全日制博士和在职博士。前者是指学生脱产在校学习,后者则是在职人员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授课和学习,二者在学费标准、课程讲授、考核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别。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在职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攻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