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书为什么那么贵?
不介意的话,能说一下书名和价格吗? 因为国外很多书籍的出版成本很高。 先谈美国。 先说一个冷知识:在美国大多数的大学里,课本是不贵的——甚至可以说是免费的。 这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普遍采用“开源教材”(Open Source)的方案来编写教科书。 “开源教材”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Coursera平台上有许多优质的专业课程,其特点就是“全部由顶尖高校的老师授课”以及“使用开源教材”。以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为例,该课程的讲义(Slides)就是开源教材的一个好例子。这些课件都是教授花了很大的心血制作的,质量自然不必说。你可以在Coursera平台上花很少的学费甚至是免费得到这些资料。
除了Coursera之外,MIT也成立了OpenCourseWare平台,提供大量优质课程的“开源教程”。以MIT有名的《计算机图形学》(Graphics Processing)的课程实例来说,学生除了能够下载所有视频课程之外,还能获得所有的课件、实验数据和历年期末考试题目,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的所有视频都是由MIT著名的CAD研究中心制作。 至于为什么要推出“开源教材”呢?因为美国的教课书版权保护时间通常很短,最多只有15年。15年之后,无论作者还是出版社都没有权再继续发行了。为了继续让学生们用到最新的教材,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开源教材”方案。
除了“开源教材”之外,美国人买课本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很多学校的书店里都会出售二手课本,这些课本的质量也是杠杠的。以伯克利分校为例,这里的超市就有卖二手课本的摊位,而且物美价廉。以《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 为例,新的课本标价647刀,而二手的书只要20刀。 说完美国再说英国。
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乔治·奥威尔生动地描绘了剑桥大学学生的校园生活。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现在去剑桥买图书依然是很便宜的事。比如说要买一本全新的《理想国》,只需5磅(约45人民币);而去牛津,即使是最奢华的布莱克书店(Blackwell's),价格也都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