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艺术怎么样?
不客气的说,乌国的艺术就是屎。 当然,这是指乌克兰官方艺术。因为如果单独讨论民间艺术,那当然是另外一回事——虽然乌克兰的民族性格完全被俄罗斯民族所同化(比如都是大胡子直男),但得益于拜占庭和伊斯兰教的影响还是留下了一些值得称道的艺术品。
以绘画为例,虽然乌克兰的画家大部分都参加过苏俄时期的“世界革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画家(意思就是画那种没有丝毫艺术价值的宏大题材,如《列宁与红三角旗》之类的破玩意儿),但毕竟在19世纪后期欧洲自由主义风起云涌之时,乌国也是有自己的民族文艺复兴的(比如谢列勃里亚科夫)。
而且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闻名于世的大师级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哪怕放到今天来看也是比较出色的,比如希什金、列宾、瓦西里耶夫等。 但好景不长,20世纪初期老布尔乔亚们终于被苏联政府收买,开始集体献忠(当然,如果不从艺术价值而论,这些画家的某些作品如《牛虻》还是值得一看的)。
随着苏联体系下文化制度的建立,一大批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家开始在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他们是绝对占支配地位的),而之前那些民族文艺复兴期间诞生的画家则逐渐被边缘化直至被彻底消灭(谢列勃里亚科夫的遭遇是最典型的),而新的制度又使得新的一代难以通过自学去完成自己的艺术梦想(这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御用文人几乎垄断了各大美院),以至于到了晚期苏联这种体制更加恶化了人才的培养,使整个国家的艺术水准停滞不前。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国家”并不是单指乌克兰,而是指俄国(包括今之俄罗斯、白罗斯、鞑靼斯坦等)乃至整个斯拉夫民族(除克罗地亚之外)的艺术。因为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白罗斯或者鞑靼斯坦,其当代艺术的主体都是建立在晚期苏联模式基础上的。
要研究乌克兰艺术,就不能不研究苏联艺术,而要研究苏联艺术,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奠基人之一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0—1935年)。尽管他在艺术史上堪称大师级的人物,但他那个著名的肖像《查波罗什人》(现藏于圣彼得堡博物馆)却让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恶心,就像照片上那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纳粹分子微笑地看着你一样让人作呕。
总之,我对这位列宾并没有什么好感,也不欣赏他的艺术观念。不过,他毕竟作为苏联美术的奠基人享有崇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