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澳大利亚的几点感受?

晏睿文晏睿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澳洲的公共交通很发达,地铁公交火车,随便坐,无论市区还是郊区。在悉尼坐公车只要1刀(4块人民币),刷一个trippay卡就能搞定,公交司机还会帮你看行李。悉尼的taxi便宜到爆,起步价3刀多,从机场到市区大概100刀(500rmb)。在墨尔本坐火车,只要买了票就可以随意上下,不管是否刷卡;而公交车则比较烦,要刷一次卡才能乘车,但如果买的是一天票或者几天连票的话,就无所谓了。

2. 澳洲到处都是树!!!所以走在路上很容易有蛇啊蚂蚁啊什么的出现在你脚下,不要大惊小怪,轻轻抬脚就好啦~但是路边如果有袋鼠啊兔啊啥的,可不要惊扰它们,小心被咬哦~

3. 澳洲人开车真的很猛~尤其是货车和卡车,超级快,而且不看红绿灯!!所以过马路一定要看着一点哦。另外,如果你是在十字路口等红灯,记得一定先观察周围情况再行动,不然一大车呼啸而过可是会吓死人的!

4. 在澳洲如果看见别人有困难,可以主动帮忙的。比如提行李啊,帮小朋友上车啊之类的。澳洲人民还是很热情的。但是如果你帮助了一个白人,他/她很有可能说谢谢并给你递根烟;但如果你帮助了一个土著,他可能会向你鞠躬,然后说一句“谢谢你,白澳”之类表达感谢的话。

戎铭戎铭优质答主

一是重视高等教育和科研。南半球地理和气象条件特殊,而且南半球国家比较少,澳大利亚在地理和气象观测研究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承担着南半球地理和气象观测研究的主要工作。在访问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以莫纳什大学为例,非常重视科研,将其作为学校声誉和国际知名度的主要渠道,在高校考评中,经费的70%以上是和科学研究成果挂钩的,这与我国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高校和科研业务单位之间结合比较紧密,人员相对打通,能够做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人才流动也比较频繁和自由。

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生交流。澳大利亚高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教学、科研传统,其学位和科研成果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可。其高校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教学和科研传统,重视学生交流和国际化教育,重视科研成果应用和转化。与中国同为移民国家的澳大利亚非常注重文化兼容和多元融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同时,其高校与气象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方面,甚至在本科生实习实训方面都有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科学布局雷达观测研究。雷达探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手段,在天气预报、民航运输和航空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气象局高度重视雷达建设,在全国建设了6种类型约170部雷达,通过业务雷达建设、科研雷达示范和军民雷达数据联合观测等形式,全面获取多波段雷达观测资料,为雷达观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是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是气象工作的“牛鼻子”,也是气象部门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澳大利亚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设立了气象防灾减灾部门,通过建设风云观测站、部署和优化雷达探测系统和风廓线雷达观测系统、引进激光雨滴谱仪、闪电定位仪、自动气压仪以及建设观测示范站、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和科普实践基地等形式,开展气象观测和预报预警,同时加强与媒体和民航等的合作,多渠道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是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为南半球第一个开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国家,澳大利亚将其作为抗旱减灾和增加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人工增雨增雪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研究结果。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持续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试验,人工增雨在提高水库蓄水、增加农牧业抗旱能力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而且,其人工增雨研究工作不仅重视外场试验和效果评估,也非常重视雷达等新技术应用以及数值模式的模拟分析和研究。

六是大力推动气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作为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非常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气象部门积极推动气象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加强了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以及全球模式(ACCESS)和集合预报的研发,同时注重模式产品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研发,为模式应用和产品推广、气象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在气象信息化建设方面,非常注重气象信息网络和资料获取利用的实时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建成了包括自动气象站、雷达和卫星资料以及气象预报产品在内的气象信息一体化系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