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去比得哥熙能适应吗?
我在泰国待过两年,在缅甸待过一年,在柬埔寨待过一年,在菲律宾待过半年多。 先说结论:在东南亚这些国家中,中国人和当地人的融合度,从高往低排的话是这样的:柬埔寨、菲律宾>缅甸、泰国>老挝。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会详细讲。
在东南亚很多国家中,语言都是通用语(英语),而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文化上的歧视很少存在。在柬埔寨和菲律宾,虽然当地人会说英文,但他们更习惯用本地语(柬语/菲语)和你交流,而你也会注意到,街上很多标牌都是用柬语/菲语写的。但你在机场、酒店和其他外国人聚集的场所,依然可以看到很多的标语是用英文写的。即使不会说英语,也没事,沟通并没有问题。
在缅甸和泰国,由于英语的普及率更高一些,加之这两个国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强,所以在交流和融入上也没有很大的问题。不过,在缅甸的掸邦高原和泰国的清迈、南奔等地,由于当地居住着许多泰族人口,他们使用的泰语带有很强的当地腔调,外乡人听起来会有些吃力。
在老挝,由于老中两国语言不通,而且文化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较明显的歧视。例如,我们在老挝坐出租车时,司机师傅会用很生硬的英语问我:“Are you Chinese?”当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往往会把价格故意提高一个档次。在万象市区的一些咖啡厅,当我们用法语点单或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的态度往往会很好;但如果用中文点单或者结帐,他们的态度就会明显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