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算哪届?
连日来,经过一系列事件洗礼的留学生,到底算哪届,成了国内网友乐此不疲调侃、争论的热点。以美国为例,5月1日正式解禁本国学生离境求学,此前大部分留学人员不得不留在宿舍,或选择远程学习。随之而来的“50万奖学金事件”又让许多网友对“留学生国外受优待”的话题唏嘘不已。这些原本就应该留学海外的学子,被统称为本届(或2020届)留学生。
然而,早在今年3月,一批毕业于英国名校的精英因为缺少“回国意愿”,而被国内网友指称为“超级留学生”,被诟病占据国内人才资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可以直接通过申请,拿到所在国家的永居权甚至本国国籍,却选择归国求学。在一些人看来,这些人才属于“下一届”或者“下一界”,而非本届。
既然如此,如何界定“留学生”?如果要区分“留学群体”,有何意义?
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次关于留学的群体划分和标签化,往往都旨在为这个群体贴上某些“固有”特征,进而给予褒贬有加的评价。在这种动机下产生的“算哪届”的争论,不仅狭隘,而且难免带有刻板印象。因为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有益”还是“有害”,均无法涵盖留学生的丰富多样。只要仔细回想,我们几乎每一年都能看到各种各样关于“留学生”的报道,报道里出现的学子可能出身于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怀着不同的求学意愿,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接受教育。
那么,现在又为何一定要为这些海外求学的青年贴标签、分种类呢?无论是从留学生的来源国、学习层次还是有无“回国意愿”,都很难概括一种差异如此巨大的“形态”。与历史比起来,这个群体的构成与发展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这才是它的本来面貌。
从这个意义上说,搞不清“算哪届”没有关系,也不需要为这件事讨论上半天。要知道的是,作为当代中国正在成长的一代,年轻的留学生群体代表了国内父母们对孩子的希望,代表着不同的选择和梦想。他们对自身的选择,对自身所代表的这个群体的责任感,才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