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先行研究是什么?
“先行研究(アドビジョン)”是“ad·vancement”的音译,这个词的意思是“提前于进度表开展的研究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做先行研究,在项目启动之前就弄清楚项目的背景、目的、假设、内容等,并规划好实施路径和方法,然后等到正式立项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开整”了,这样的研究就叫先行研究。
举例来说,你打算写一篇关于中日文化差异的文章,那么你的先行研究就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是因为历史原因还是地理环境使然,你要做的具体工作是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还是亲自到两国进行田野调查,等等。 与“先行研究”相对的是“后继研究”(リテラシー)或称“后续研究”(サイドエファイト),指的是在你已经完成先行研究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课题而需要开展的具体研究。
对于大多数日本人而言,科研就是从填表格开始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进度报告,比如这个题目已经完成了多少章节的书写啦,这个部分收集到了哪些文献呀,那个地方做了什么样的田野调查呀之类的。当然这些都是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报告的,并不是只在最后呈交论文的时候才会有的。如果中途报告做得不够,导师可能会让你补做,也可能让你在下次报告中额外补充,总之不会放过任何疏漏之处。
不过也不是说所有的研究都要按照“先行-后继”的模式来进行。比如说有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就有可能出现“一边收集资料一边推进分析”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的效率,但有时候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日本读研其实就是一种训练人逻辑思维的方式。无论是先问问题还是先找答案都无所谓,关键是要通过不断的思考、查询、讨论、总结来完成自己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