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三十四年前富裕吗?

普昭霞普昭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70年代出生在悉尼,90年代末去了美国读书 我的童年记忆里,家里没有电视,但是有台收音机,我听到过关于三个和尚的故事,和少林寺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大航海时代》里面的),还有西游记、水浒传……

我的小学里没有计算机,但是我有一本练习册是关于计算器的,里面教怎么使用计算器以及简单的方程式解题!(这计算器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子产品吧)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很多时间是在户外度过的,我们小区很大很漂亮,有很多树,也有很多灌木丛,每次和邻居小伙伴玩的时候,都是玩躲猫猫,捉迷藏什么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我妈去买牛奶,我去买冰淇淋,走到一半我发现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小姑娘在哭着找她妈妈,于是我问了她的名字(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别人交谈并且别人告诉我她叫什么)然后带她去她的妈妈寻找的地方,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当时真的觉得这个白种女孩就是天使!

那时候我总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一个孩子,虽然我家不富有,但是我们家有足够的钱让我和妈妈过得开心,虽然爸爸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每个星期都会给我们打越洋电话,聊聊近况,那时候我总觉得爸爸妈妈好爱我和妈妈,我也一直以为所有家庭都是这样的。

后来大了以后我才慢慢知道自己的幸福来源于父母的努力奋斗,也知道了我们的钱是爸爸辛苦工作的结果,爸爸每年都攒很多钱,为了让我们过上舒服的日子。他每次寄钱回家的时候都悄悄给我买好东西,让我感受到爸爸的爱。 对了,我还想起来一件事,我小的时候不喜欢吃蔬菜,尤其是青椒,任何和青椒有关的菜都不吃,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对妈妈说:“妈,我想吃青椒”,妈妈说:“你以前不是不吃吗?”我说:“是的,我以前不吃,现在想吃。”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吃青椒,直到现在都很爱吃。

夏朝芬夏朝芬优质答主

澳大利亚在八九十年代福利待遇是相当不错的,首先,失业有补助,生病有补助,各种有补助,虽然不多,但够花,所以,很多人在没有找到下家前,宁可在家呆着,政府也鼓励人们在家学习,提高技能,再去寻找工作(也跟当时的产业结构有关,人才稀缺)。

澳大利亚教育普及率相当高,大学生占适龄青年比例在80%以上,中专生在10%以上。大学生找工作也是相当容易,很多企业是高薪聘请应届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后政府也会补贴安家费,解决住房问题。当时澳大利亚的大学全部是公立的,学费低廉。

澳大利亚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工程和福利工程,如修公路,建水库,架桥梁等,都是以工代赈,一方面解决了人们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也推进了国家经济建设。

澳大利亚在当时拥有相当丰厚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且开发程度不足60%,虽然澳大利亚人口不足2000万,但是农业可以完全实现自给并且大量出口。

澳大利亚当时在高科技和汽车工业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本上靠从美国、日本、德国进口,当时汽车价格普遍比欧美等国家高。

澳大利亚的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比较少,中产阶级占绝大多数,一般在大城市从事服务业、商业、工矿业、教育等的从业人员,生活水平在亚洲、欧洲、美洲都是数一数二的,而在偏远小城市、小镇、乡村从事旅游业、农牧业的人员收入较低,生活水平略低于大城市,但是比其它国家还是高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