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有分校?
大学建分校,就像企业建分厂,是为了扩大规模、增加产能,提高竞争力。一个企业如果只有一个车间,那么它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只有两个车间,才能生产两种产品……以此类推。当有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区时,这个校区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比如住宿可能就不太能满足所有学生),而建设多个校区就可以满足更多学生上大学的愿望了。
当然,校区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校区太多,管理跟不上,有可能出现混乱的情况。在大学新建校区的时候,需要合理布局,做好发展规划。 除了扩大规模这一目的外,大学建分校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合并。有些大学由于历史原因,是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成的。这些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各有不同,合并后如何能够融合各学校的优点,发挥整体的作用,是校方要考虑的问题。
新建分校是一种方法,在异地或本地另起炉灶办新校,可以作为一个独立院校存在,也可以作为本校的一个专业学院,但师资、设备等都要重新置办,投入大,风险高。另一种办法就是保留老校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本部为基础发展,逐步拓展。这虽然可避免新建分校带来的弊端,但占地面积和硬件设施无法实现突破。对于大学来说,如果仅仅是保持原有规模,不求进取,也没有退路了,因为高等教育竞争的形势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