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在哪?
在丹麦拥有一所世界一流的水平音乐艺术学院的梦想得以实现:2016年4月1日,中国音乐学院与丹麦欧登塞音乐艺术学院合作培养音乐表演艺术硕士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北京教授与丹麦欧登塞音乐艺术学院院长Uffe Christiansen教授分别从各自的国家出发,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完成了此次音乐艺术学院线上合作签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音乐学院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音乐人才,促进中丹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中国音乐学院与丹麦欧登塞音乐艺术学院经过反复协商,正式签订了音乐表演艺术硕士项目的合作协议。项目双方将发挥各自在音乐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音乐教学理论和国际化音乐实践方面的优势,共同培养音乐表演领域的国际化、专业型艺术人才。该项目是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第一个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培养项目。
“我想拥有一所音乐学校”——这是贝莎·祖芬森在孤儿院长大的小女孩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在20 世纪 50 年代的丹麦,这是一项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毕竟,音乐家是不靠写的——至少不需要太多写的东西。然而,在 1965年5月7日祖芬森女士拥有了自己的音乐专科学校,今天,这所学校已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全学科音乐学校,被称为“理想的家”。
1996年,这所以“音乐、创新、专业、国际化”为办学宗旨的音乐专门学校升格为皇家音乐艺术学院。1997年9月,根据丹麦文化和艺术部长的提议,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为爱立兹·尼尔森被授予“皇家音乐家”桂冠,以此赞扬她为发展皇家音乐艺术学院和丹麦音乐作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皇家音乐艺术学院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首次认定为世界第四座文化庙宇。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皇家音乐艺术学院进入全面更新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夏,国立丹麦演奏中心在欧登塞的皇家音乐艺术学院正式成立。近10年来的发展造就了皇家音乐艺术学院新的精神面貌。2017/18学年学院共有423人参加学校各种音乐课程的学习。这其中63%为女学生,年龄在18-30岁居多。26%的学生为校外生,他们来自丹麦各地,部分学生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
新校长特琳·佩尔松教授在履新之前,曾长期担任皇家芭蕾舞团艺术监督。她认为音乐与舞蹈是相通的,音乐是动态的,艺术地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
对于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皇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未来,佩尔松教授说:“从本质上看,这种教育形式不会改变,但是我们必须确保学校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发展方向包括:
1)艺术是包容性的,音乐应向不同人群开放。
2)艺术学院要进入城市生活。
3)加强艺术学院与欧登塞本地居民及当地社会的联系。
4)艺术学院应成为国际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
欧登塞市每年有五个月被冰雪覆盖,天气寒冷,人烟稀少。这个城市唯一的吸引力就是皇家音乐艺术学院和童话大师安徒生。然而,在过去一年中,这里来了更多的游客。安徒生的名字现在与莎士比亚、列宁、爱因斯坦并提。很多国际影视剧都以此为背景。
最近,一对丹麦著名演员夫妇在欧登塞为一所现代“音乐之家”剪彩。这证明了这座小城对当代音乐的重要性。作曲家卡尔·亚历山大·冯·韦伯在这里出生,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韦伯大厅,在这里举办的皇家音乐节上曾经演出过门德尔松、柏辽兹、维瓦尔第和巴赫的音乐。2016年夏天,韦伯大厅也将举办2016年当代音乐周。
对于未来,佩尔松教授说:“我们将在2017/18学年启用新馆。这个音乐厅将向年轻人完全开放,为公众提供高水平的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