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有多少中国学生?
2017届Berkeley EECS的M.Eng硕士项目中国人大概25个左右,比2016年减少了一多半(据说当年有将近一百个中国人申请),而相比2013年更是减少了9成。 2014-2016年,三年期间我大概目睹了超过百位中国申请者来到校园进行面试和发放offer,记得最高峰时学校接待室的椅子都不够用。 不过近年来由于中国学生数量的下降,加上录取标准的提升(尤其是来自C9院校的同学基本全部获录),使这个项目变得“性价比”更高,很多非C9院校的申请者也开始有机会拿到offer。所以2017年之后似乎又慢慢有一些回升。 但不管怎么说,Berkeley EECS的硕士项目的中国学生的确是越来越少。
以我所在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为例,当年入学时整个部门大概30多个亚洲人(除了日本人外都是中国人或韩国人),而在2018年秋季,这一数字变成了12-15之间(秋季入学的中国人大概就5、6个)。 而今年春季入学的电子工程专业的中国学生貌似只有5个不到,这是这十年来最少的一届。 我身边有不少同学因为中国学生数量的锐减而抱怨读博时的博士答辩和组会会变得非常轻松(原来要面对激烈竞争的组现在只需要对付一个中国博士即可);也有人觉得虽然少了很多竞争对手,但学校的资源总会供不应求,所以仍然很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学生人数的普遍降低,美国top名校的大龄留学生比例却在逐渐上升——大龄留学生的平均年龄接近35岁,比之十年前增加了近10岁,而其中过半的人都有至少一年的全职工作经验。 当然,美国TOP校的门槛依然很高,能进去的学生都是各领域的翘楚,不管是不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所受的教育和培养的理念都是一样的,所以并不会比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同龄人差在哪。而且能够在美国读研甚至读博的都是英文交流毫无问题的。
只是,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后,美国高校中国的留学生比例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比如EECS能到百分之二十左右),那么中文可能不再是大家交流时的劣势——到那时也许美国人都会说汉语了哈哈哈。